餐饮圈后端容器化实践
记录餐饮圈APP后端容器化技术选型,以及实践过程。
项目介绍
简单介绍一下餐饮圈项目规模,以及团队配置,用以作为技术选型和实践的参考条件。
餐饮圈介绍
餐饮圈是专注于餐饮行业社交,招聘的APP。 后端采用微服务的设计思想,将不同的业务放在不同服务中。 随着业务的发展,目前后端服务有20多个。
容器化之前,采用的是传统的负载均衡(阿里云负载均衡) + 多台服务器(阿里云ECS) + 数据库(阿里云RDS)
模式。
团队规模介绍
研发团队3~5人,同时负责前端APP和后端的研发和运维。日常的开发流程采用敏捷开发的scrum方法。
一个简单的目标 — 不断提升生产力
__不断提升生产力__是促使团队尝试容器化后端的主要动力。 随着后端服务的增多,在服务管理方面投入的时间增多, 团队注意到用于发布,调试和监控服务的时间越来越多。 因为之前采用的是单一tomcat运行所有服务,导致每一个服务的变更都需要重启整个tomcat。 tomcat也占用了大量的服务器内存。
于是,列出了希望提升的几个点:
- 更简化的发布部署方法
- 更灵活管理服务对资源的使用
- 更高效的管理服务器资源,实现快速弹性伸缩
基于以上三点,团队开始考虑容器化后端,使用容器编排平台来管理服务。
注意:容器化后端,并不是解决上面问题的唯一选择。后来的实践中也渐渐体会到,容器化后端是很重大的决定,改变的是整个后端的基础架构。之所以没有过多犹豫就选择容器化方案,是因为团队内有人熟悉容器,而且现有后端基础架构相对简单。
第一张架构总览
项目后端在阿里云上,持久化存储用的全部是阿里云的服务。 数据库使用RDS, 图片等静态文件使用OSS, Redis使用云数据库Redis,所以容器化过程不存在应用服务器有持久化数据的问题, 只需要保证容器平台可以顺利链接阿里云服务器即可。
注:应用服务器无状态化是容器化之前很关键的点,如果应用服务器上存有数据,例如图片, 缓存等,需要先将这些数据转移到云平台的存储服务中, 可以参考12 Factor App篇文章。
下面是第一张架构总览
, 简单的从逻辑层面描述了容器化后的后端架构。
可以看到容器编排平台是架构的核心,所以选择一个适合的容器编排平台
是容器化后端的关键。
容器编排平台的选择
我们选择了三个容器编排平台作为备选方案:
- Docker Swarm
- Kubernetes
- Rancher
Docker Swarm作为Docker自家出品的容器编排服务,和Docker无缝连接,实施简单,学习曲线平滑,了解Docker使用的程序员可以很容掌握。而且,阿里云容器服务也采用了Docker Swarm作为基础。
Kubernetes, 很多大厂用它实现了PaaS服务, 在企业级解决方案中Kubernetes也经常被采用作为PaaS平台的基础,可以侧面体现出Kubernetes的可靠性,稳定性等优势。作为Google自家集群管理工具的开源版本,Kubernetes有很高的呼声。
Rancher相对于前两个选择,有着开箱即用的特性,提供了完整的UI控制台。在集群管理方面有多种选择,可以选择Kubernetes, Docker Swarm来做容器编排。 但是因为国内相关实践例子不多,很快就被从选项中去掉。
尝试阿里云容器服务 - Docker Swarm
第一个POC是在阿里云容器服务上做的,因为阿里云容器服务
采用Docker Swarm基础, 而且提供了一套完成的UI控制界面。 借助官方提供的文档,一天内完成了三台服务器节点的测试集群搭建,并发布了几个测试服务。一切进行的很顺利。第二天,陆续将全部服务都部署上去,并开始性能和压力测试。
阿里云容器服务架构如下(来自官方文档):
第一个问题
在测试过程中,遇到了第一个问题,响应时间不稳定。 有些服务第一次请求响应时间在几千毫秒到几百毫秒波动, 并不稳定。
翻阅了路由部分的文档,找到了请求如何在平台内路由的示意图如下:
可以看到routing容器起到了服务发现和路由转发的作用, 负载之后所有请求都会经过routing容器。 容器内是HAProxy做请求转发。
因为请求经过负载,又经过routing容器,然后由虚拟网络层在集群内转发到提供服务的容器。 此过程,在请求到达服务容器之前都没有日志可以跟踪,始终无法知道延迟出现在哪一步。
再后来的实施中这个问题随着增加服务容器实例的个数得到缓解,但是始终没有找问题的根本原因(并不能排除应用层本身有的问题的可能)。
雪崩
压力测试过程中,集群出现了第一次雪崩,三个节点全部掉线,并且无法ssh登录。 调查雪崩原因有两个:
- 没有限制容器使用资源,导致容器过载后瞬间吃掉系统内存 (参考阿里云文档解决)
- Tomcat官方镜像并不能很准确的计算出JVM的最大使用内存是多少,导致服务容器过载后不断重启。(具体解决办法可参考这篇文章)
结论
优势
-
阿里云容器服务,提供了类似Rancher的开箱即用的特性,只需要将云服务器配置到集群中就可以自动完成集群的部署。 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台界面,快速完成阿里云日志服务,云监控等功能的集成。 对于没有专门运维人员的小团队,能节省很多维护时间。
-
Docker Swarm作为基础架构,开发团队学习曲线平滑,只需要掌握docker基本知识就可以上手使用。
有待解决的问题
- 集群使用的etcd作为一个外部服务独立提供,对于用户不可见,也不可控。
- 请求链路不完全透明,链路跟踪有难度
- 技术支持需要在群里喊。 当然群里管理员很负责,阿里云工程师都很专业,问题基本可以很快解决。但感觉技术支持的流程还不是太规范。
尝试Kubernetes集群
虽然Kubernetes提供了在AWS等云上的部署的驱动,但是对于阿里云,目前并没有集成进去。 所以,我们参考了阿里云初扬
写当 Kubernetes 遇到阿里云 之 快速部署1.6.1版本做POC。 对于刚刚接触Kubernetes的人来说,这很有挑战。
依然从三节点的测试集群开始,但马上遇到了虚拟网络层的问题, 在经典网络
模式下始终无法在集群内联通虚拟网络。 几次尝试未果后,转移到VPC
网络,成功建立了集群,并打通了虚拟网络。
集群成功运行 —— 只是个开始
经过两天的折腾,Kubernetes集群搭建完成。 但是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完善, 控制台UI界面,服务发现,日志,监控。 很显然这些都不在Kubernetes的核心中。 所有都需要借助其他开源项目来搭建,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时间去完善。 对于小团队来说,希望将Kubernetes用于微服务架构的生产环境,挑战很大。咨询过一些前辈后,了解到在Kubernetes上部署Spring Cloud
是一个用于微服务的选择,但是并没有继续尝试。
结论
优势
Kubernetes优势很多,比如大厂都在用, 社区很活跃。 但我们最终并没有完整实践Kubernetes,所以没有办法谈对这些优势的体会。
对于小团队来说的挑战
- 阿里云上部署需要了解很多Kubernetes的基础组件,其中
虚拟网络层
搭建挑战很大 - 如果希望用于生产环境,需要自行搭建高可用架构,并且搭建控制台,服务发现, 日志等应用。 (可以参考在阿里云上部署生产级别Kubernetes集群了解部署高可用集群的方法,但文章中也没有提到微服务相关的工具如何搭建)
- 微服务平台相关组件都需要自行部署和配置
选择 —— 阿里云容器服务
经过对两个平台的POC,我们最后选择了提供了更多工具的阿里云容器服务
作为容器化后端的方案。
对于小团队来说,容器化是为了提高生产力,开始选择容器编排平台时,我们忽略了__微服务平台__这个概念,将容器编排平台等同于了微服务平台。 在POC阶段,逐渐认识到了两者的不同,微服务平台可以构建在容器编排平台之上,也可以直接在云服务器上部署。
选择阿里云容器服务,其实是选择了一套微服务平台,并不单单是Docker Swarm。
坚持容器化后端,也是因为基于Docker的DevOps可以不局限于某种后端技术,更灵活的隔离应用运行环境,和控制应用对资源的使用。
第二张 Architecture Overview
目前实施的架构总览
后记
在容器化后端过程中到我们底在选择什么
最初我们希望通过容器化后端架构来实现提高生产力
这一目标。 在技术选型的开始阶段,“选择一个适合的容器编排平台”
被定义为关键技术问题。 但随着POC的深入,只选择容器编排平台并不能解决提高生产力
的目标,甚至容器编排平台本身并不能直接提高生产力,对于小团队来说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去维护。 我们认识到, 对于一个3~5人的小团队来说,我们更需要的是一套微服务治理平台,这个平台是建立在IT基础架构之上的应用平台。而容器编排平台更像是IT基础架构针对容器的一层抽象,并不能直接满足小团队提高生产力
的目标。 下图大概说明了,应用,微服务平台,容器编排平台,IT基础架构的关系。
所以,在容器化后端技术选型的后半程,我们更多的考量的是__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微服务平台__。最后基于阿里云容器服务,实现了我们的后端容器化的第一阶段。 因为Docker Swarm和Docker的无缝连接, 开发团队并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去学习新的概念,快速的将发布运维一系列工具迁移到了容器上。 在一个月之内,保证日常业务变更的前提下,完成了后端容器化,实现了提高生产力
的目标。
还没做的事情
- 继续调研微服务平台
- 测试弹性伸缩